在國際航聯制定的競賽規則里明確規定“航空模型是一種重于空氣的,有尺寸限制的,帶有或不帶有發動機的,不能載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航模已經超出了航空航天科學家研究的狹窄范圍,成了航空航天和飛行愛好者的一種學習手段。
開展航空模型運動可以使青少年樹立獻身祖國航空事業的理想, 學習航空理論知識,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養成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因此, 它是進行早期航空教育的有效手段。又由于航?;顒拥脑缙谛?、實踐性、 趣味性和系統性,使其早期航空教育作用尤為顯著。 許多發達國家在本世紀 初就認識到這一點,且堅持不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9年11月,中國科協、教育部在北京舉辦了“首屆全國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這次展覽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鄧小平同志為活動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
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志指出:“必須把經濟建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1996年,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正式提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科教興國”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
1998年經中央批準,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成立,并于6月9日舉行第一次會議。朱镕基總理主持,指出要深入貫徹江澤民同志關于知識經濟和建立創新體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國家要在財力上支持知識創新工程的試點,要加大對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2006年,教委部頒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實踐課程提案》,將動手實踐課劃入正式課程內容;
2009年,北京市各個小學開始開設素質科技教育類課程,作為幼少兒教育的實踐課程選修課;
與此同時,每年全國各大中學均特設“科技特長生”招生名額;
更多......
國家政策導向,大力推崇素質教育,家長愈發重視科技教育
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孩子享受航模教育服務
一線城市航模教育產品向普及型教育產品轉化
社會發展,時代發展,家長越發年輕化,教育意識改變,教育觀念開放,重視孩子綜合能力培養
消費群體向大眾化轉移
更多.....